近日,山西省政府办公厅正式印发了《山西省促进先进算力与人工智能融合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旨在通过一系列具体举措,充分发挥山西省算力资源优势,推动先进算力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为数字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措施》共包含17条具体规定,从支持算力高质量发展、提升算力应用水平、支持人工智能大模型发展以及加强能源、人才、土地供给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布局。
在支持算力高质量发展方面,《措施》提出了八项具体推进措施,包括支持智算中心建设、云服务发展、边缘算力建设、算力资源高效绿色发展等。
特别是针对智能算力规模达到100PFlops以上的新建项目,山西省将提供平台软件和硬件设备实际投资15%的补贴,最高不超过5000万元。
同时,对于获得项目贷款的企业,还将提供最高2%的贴息补助,补贴期限不超过2年。这些措施旨在优化算力资源结构,提升算力灵活调度和高效调配水平,助力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在提升算力应用水平方面,《措施》出台了“算力券”制度,每年发放总额不超过5000万元的“算力券”,用于支持省内外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使用山西省算力资源及配套服务。
此外,还鼓励算力资源对外输出,对年度省外算力服务合同总额达到一定额度的企业给予奖励。同时,支持行业算力应用创新,每年评选优秀算力应用示范场景并予以授牌和奖励。
在支持人工智能大模型发展方面,《措施》明确支持大模型关键技术攻关、大模型产业化应用以及人工智能企业发展。
通过联合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等开展大模型研发,挖掘出一批技术先进、成效显著、可复制推广的行业级解决方案,并在煤炭、电力、医疗、金融等重点行业推广应用。同时,对于参数量不低于千亿、典型应用场景不少于5个的大模型,给予不超过研发总投入20%、最高1000万元的补贴。
在加强能源、人才、土地供给方面,《措施》提出了强化电力保障、加强人才支撑、保障土地供应等三项具体推进措施。通过保障数据中心用电容量和用电设施需求,加强数据中心集群局部电网结构建设等措施,确保算力设施的稳定运行。
同时,鼓励高校开设算力和人工智能相关专业,培养专业人才,并对成功创建教学实践培训基地的高校给予补贴。此外,还鼓励相关市为重点算力设施和算力产业项目用地需求开辟绿色通道,实现用地快审快批。
在保障措施方面,《措施》明确由省数据局牵头,统筹利用各类专项资金,联合省工信厅、省通信管理局等部门共同组织开展相关政策落实工作。通过加强政策落实和监督检查,确保各项措施得到有效执行,促进算力和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本文由UV紫外老化试验箱厂家天津国测航天科技公司收集整理自网络,仅供学习和参考!